我的母校 | 電影《冏男孩》拍攝地

一大早出去自助洗衣,在等候時間中看了一下店內數字周刊,翻了兩三頁後...心情越變越差。

走出店門口,隔條街道就是我的母校_秀山國小;校園周圍少了串連圍牆,變成開放透明的校園;但圍牆後的椰樹林立,依舊不變;小時候與這路口綠道相處最長的時間,就是五六年級當糾察隊的光榮記憶。

突然,想要進校園看看....

因為是假日,所以得從側門進入,跟管理員打個招呼說明來意後,來到我期盼了好幾年的游泳池...因為校長的豪語,這座期待中的泳池到了我畢業,甚至是我老弟畢業都還沒有蓋好,直到我老妹畢業前夕才由新任校長興建完成;記得當時我因此賭氣不想要進去使用...想不到第一次進去卻已經是20多年後了。

再往內走,因整修的關係許多大樓都瘡痍滿目,新大樓也不意外的老舊許多...校園也跟我一樣在與歲月拉鋸,這與我心目中的母校差距甚大。

看來在歲月課堂中,「目前」我略勝一籌。

來到操場邊的林間小道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運動會,老師會帶我們到這裡乘涼觀看賽事的進行。

這裡也是50公尺的起跑點,我曾在這裡為了體育成績緊張到頻頻偷跑;現在再看起跑點處,老人在那打著不急不徐的太極,顯得格外諷刺;人生就像是一條跑道,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心境。

拿起相機拍著運動場時,不小心將清晨跑者拍入鏡,看著畫面中的跑者,想起我也曾經在這個跑道上代表班級參加接力比賽,奮力奔馳過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林間的另一端是寬敞的操場,司令臺依舊存在;也因為這個司令臺讓我們在酷熱太陽下,以及師長過長的演講中站了快五年時光,唯一的福利就是頭上鴨舌帽,還有師長們體恤的坐下口令。

會是五年的原因,是因為我小一是就讀萬華西園國小,但父母看不慣奶奶過度疼小孩,所以硬在我上課的時候辦轉學帶走。上一代的爭執真是激烈啊!不過至少知道我是被大家關愛的就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操場中央的草坪,也勾起自已一段微酸的回憶。
曾經為了想要參加棒球社團,在沒有詢問父母的情況下,帶著家中玩具手套及球棒來到這個草坪上參加報名。但因為球具不符合規定而被學長們拒絕報名,當下才知道自已從小玩到大的手套及球棒,只是小孩的安全玩具。
當時,急於參加社團的我,只想要問清楚那裏可以買到球具...但卻換來學長們的嬉笑冷諷:「沒有人拿玩具來打球的;不過,就算是你想要買也來不及了~因為報名已經截止了。」

我不發一語的離開草坪,直到沒有人的地方才崩潰哭泣;回到家後也沒有將這件事情跟父母提起,其實也不能說,因為從頭到尾都沒有跟他們討論過。

經過多年後,重回故地...我以為已經忘記了,但這樣的回憶不斷的浮上心頭...

我想,能夠回憶的人,是幸福的。
現在的《秀山國小》因為拍攝國片《冏男孩》知名度大增,遠超過當年有全台灣最多小學生的秀朗國小......真的是此一時彼一時啊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老人與海】書中佳句

故事很短,卻說出了人性!

你是怎樣檢查孩子的作業呢?很多家長後悔知道晚了!